11月24日晚,湖北文理学院的操场上,大一学生周忠淇正进行着跑步前的热身准备。他说:“参加学校组织的乐跑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获得学分。”上大学以来,除雨天外,周忠淇每晚都会坚持跑步锻炼。这位曾因高烧失去听力的青年,凭借着坚韧的奋斗精神,成功踏入了大学校门,现在,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新的目标:考研。
两岁高烧失去听力
六岁时才学会发音
来自湖北省潜江市的周忠淇,作为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专业的一名新晋学子,其成长历程充满了不屈与挑战。直至两岁半时,周忠淇仍未能喊出“爸爸妈妈”这样简单的词汇,这令家人心急如焚。他们带着小忠淇四处求医,却得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一场高烧导致的发育迟缓,可能让这个孩子永远失去听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周忠淇的家人并没有放弃。在他还未满三岁时,父母就将他送到了武汉的康复学校,开始了他独自学习语言的旅程。
在康复学校里,周忠淇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决心。他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发音训练,日复一日地练习那些难以攻克的音节和词汇,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他坚信:“多与他人交流,加强对音节与词语的记忆,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每一次的错误都是通往成功的宝贵机会。”
六岁那年,周忠淇重返故乡,踏入了小学的校门。借助助听器的力量,他成功地从康复环境过渡到了普通学校。然而,即便有助听器的辅助,周忠淇的学习之路仍然布满了荆棘。课堂上,他必须全神贯注,通过观察老师的面部表情和嘴唇动作来理解教学内容,这要求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程度远超同龄学生。妈妈黄水莲说,孩子刚开始因为听不懂老师和同学们讲话,导致刚开始的学习状况并不太好,但他从不叫苦。
早起背诵深夜解题
画图理解抽象概念
为了克服自身的听力障碍,周忠淇在学习道路上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与时间。在高中住校的日子里,即便宿舍熄灯号响,他仍坚持利用小台灯的灯光学习至深夜,额外学习一个小时成为他不变的坚持。他精心规划每日的学习时间表:清晨六点,他已起身,开始背诵语文与外语;午休时分,他则专注于地理知识的记忆;夜幕降临,他沉浸在数学、物理与化学的题海中。
面对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业负担与庞大的知识体系,周忠淇所面临的挑战尤为艰巨。“因为我听力不好,所以我在语言类科目比如语文和外语方面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尤其是外语的听力部分更是我的软肋。”周忠淇说,自己会在课下多背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会背语法和单词,力求在语文与外语学习上取得突破。
在学习上,周忠淇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知识。面对物理中的磁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等抽象概念,他善于借助直观的示意图来辅助理解,将复杂原理化繁为简。此外,他还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初步探索,从而在课堂上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老师的讲解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周忠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功获得了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回忆起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说:“那一刻,我心里是非常激动的,感觉自己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经常第一个进教室
坚定迈向考研目标
踏入大学校园,周忠淇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大学课程的复杂深度,尤其是数学分析课程中繁琐的公式推导,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比如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我可能会错过很多关键细节。”周忠淇说,为克服这一难题,他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细致标注疑惑之处,课后则立即投入复习,反复琢磨课堂上没完全听懂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尽量弥补课堂理解上的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周忠淇偶尔也会面临交流的障碍,但他选择以开放和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开学之初,他便向室友们坦诚了自己的听力情况,并介绍了自己的沟通方式,这一举动赢得了室友们的理解和支持。每当交流出现障碍,室友们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传达想法,这种基于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温馨氛围,让周忠淇在大学生活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面对听力障碍带来的种种挑战,周忠淇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深知,这些困难绝非阻挡他追求知识的障碍。辅导员葛延辉对周忠淇的学习态度赞不绝口:“每次查课,我都能看到周忠淇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在数学课堂上,周忠淇总是那个最早到达的那一个。为了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节奏,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他坚持占据教室的“黄金位置”,这个位置让他能够清晰地捕捉到老师的每一个板书细节,甚至老师的细微表情和动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周忠淇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在同学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训期间,由于听力障碍,周忠淇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参加训练活动。室友宋峥逸说:“我们队列训练时,周忠淇坐在一旁读书。他学习十分刻苦,这一点我们都有目共睹。”
展望未来,周忠淇满怀期待与憧憬。他说:“我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结交许多朋友,同时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目前,我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