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后,我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当所长”

2025-10-23

引言:中华名人库是国内权威的名人百科平台,领先的行业专家数据资料库,以“弘扬名家精神,传承璀璨文化”为重要核心,旨在为各行业专家名人提供一个丰富、权威、开放式的互动展示平台。

帕里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中东部,背靠卓木拉日雪山,东与不丹王国接壤。帕里镇自古以来便是西藏军事之要冲,经济之重镇,边境防控之战略要地。

2025102311380325091.png

18世纪末,帕里镇靠边境贸易聚拢了人气,逐渐繁盛,由一个只有几户牧民的自然村庄发展成为藏南地区较有规模的行政“宗”。国内外商客多在此停留休整,互市通商,帕里镇逐步成为重要的商埠。

20世纪初,在两次抗英战争中,帕里镇均遭战火洗礼。1904年《拉萨条约》、1906年《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帕里镇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帕里人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英斗争。

帕里边境派出所隶属于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辖区面积58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65公里,有多条通外山口和通道,边境管控任务繁重。

2024年,根据组织安排,旦增桑布调任帕里边境派出所第十二任所长。不过,他和新单位的缘分早在儿时就已开始。

旦增桑布的父亲巴珠是派出所现役时期的首批武警边防官兵、第二任所长,从1987年至1995年,父亲在所里工作了整整八年。

1991年10月,旦增桑布出生在帕里,他至今仍对三四岁时的某些场景有很深的印象:派出所的官兵们经常带着他在派出所的院子里玩耍,大家都喜欢逗他玩,“都对我很好”。

1995年,巴珠调往定日边防大队工作,旦增桑布留在帕里镇读小学,母亲独自照顾他和他的两个姐姐。

最让旦增桑布煎熬的是每年寒暑假去定日探亲的路途,“坐了20多个小时摇摇晃晃、四处漏风、尘土飞扬的中巴车”。那时,旦增桑布还不清楚父亲整天在忙什么,只知道想和父亲见一面太不容易了。

父亲缺席了旦增桑布大部分童年时光。即便曾有过不解与埋怨,但在旦增桑布内心深处,儿时在派出所院子里玩耍的场景从未远去,“随着慢慢长大,我对这个集体充满了憧憬”。最终旦增桑布踏上了和父亲相同的路——他报考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边防管理专业。

亚东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不丹接壤,北部为宽阔的高山丘陵,南部为狭窄的山地峡谷,中部耸立着海拔7400米的‌卓木拉日雪山,这种“断崖式”的地貌差异,使亚东成为西藏南部重要的生态过渡带和战略要冲。

2014年,旦增桑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日喀则边防支队亚东边防大队上亚东边防派出所工作。那时他白天走村入户采集基础数据、宣传政策,晚上熬夜加班建档立卡。辖区有上千人口,每个村民叫什么名字、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困难,旦增桑布如数家珍。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旦增桑布跟着边民学不丹语、听不丹歌曲,如今,他基本可以与不丹人无障碍交流。

“做好群众工作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以心换心,群众才愿意与你打交道。”工作十余年,旦增桑布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和方法。

他讲起之前发生的一件趣事:帕里派出所辖区有一对夫妻吵架,凌晨5点打电话报警求助,结果等他赶过去时,夫妻俩却说,“一见到所长,我们气就消了,所长你喝杯茶再走吧”,弄得旦增桑布哭笑不得。

提起帕里边境派出所的群众工作,民警们都会讲到“三杯茶”调解室——派出所牵头成立调解队伍,融合汉、藏、回等各民族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帕里有句谚语叫‘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派出所教导员胡浩笑着说。

所谓“三杯茶”,就是结合本地人爱喝茶的生活习俗,用三杯酥油茶的仪式感促进双方沟通与和解。

旦增桑布解释说,第一杯平心静气。当事双方进入调解室后,民警先为每人倒上一杯热酥油茶,平复双方情绪,为后续沟通创造冷静环境。

第二杯畅所欲言。民警提议双方碰杯,通过肢体接触建立互动,引导当事人直接沟通。比如在交通事故纠纷中,双方通过碰杯共饮,主动承认自身过错,为达成和解奠定基础。 ‌

第三杯握手言和。最后这杯茶象征和解,民警结合法理与情理分析矛盾焦点,促成双方握手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

在调解室旁边,就是派出所组织打造的卓木拉日电影院。周末或节假日时,卓木拉日电影院会为各族群众免费播放介绍民族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促进各族群众互相了解、互相融合。“既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提高边民爱国守边的意识。”旦增桑布说。

此外,为满足群众办证需求,帕里边境派出所实行“5+2”办证模式,在周末、节假日开启办证“不打烊”,随时提供预约、延时、帮办、异地、上门服务,让各族群众办证不再受限于工作日没时间状况。

帕里派出所成立于1962年,2003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派出所的警史馆里,陈列着各种象征荣誉的锦旗、老物件,其中有一部海鸥牌老相机。这部相机拍下了旦增桑布与母亲的第一张合影,但照片中却不见父亲的身影。

在旦增桑布心里,自己和父亲是一样的人,有一样的理想,默契十足。2023年,旦增桑布的父亲去世。没有机会让父亲看到我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他坚守过的地方,“我也觉得很遗憾”。

警史馆的一面展板上印着派出所历任所长的照片,以这样的方式与父亲“同框”,旦增桑布时常会感到如履薄冰。“每当有人到这里参观,负责讲解的同事都会讲起我和父亲的故事。这样一个模范所、旗帜所、明星所,又有我父亲的痕迹,我就想我更应该要好好去努力、好好地守边。”(来源:央视网)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